学风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研工在线  学风建设

开篇寄语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研究生求学过程中

那些能打动人心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真实故事

铭刻了一段段难忘的师生情

定格了一个个成长的转折点

融汇于师大学术血脉和育人传统

春风化雨 薪火相传

2020年春天来临之际

我们推出“我和我的导师”专栏

重温与导师的教育故事

浓厚师生情谊

传承教育文脉

推进立德树人

 

导师简介

罗晓杰,qmh球盟会亚博网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20余项。曾获2005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qmh球盟会亚博网址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指导研究生发表 CSSCI 论文15篇,多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校级优秀研究生标兵。

 

“老师找你了吗?”

“我昨晚还梦见她在指导我改论文呢,结果早上一睁眼就看到她要求汇报论文进度的微信了。”

暑假某天清晨,我们这一级的微信群名称正式变更为“今天汇报论文进度了吗”。

我们的老师芳名罗晓杰,她名字英气人却温柔,她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时常让为论文秃头的我们羡慕不已,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我们总是听人说“罗老师活得就像个少女”。

罗老师带过的学生众多,师门素有“罗门”之称,我们每当介绍自己的导师是罗老师时,总能收获一大片羡慕的目光:“哇,你真是太幸运了!做罗老师的学生一定很幸福吧!”

幸运,幸福,幸好,我是罗晓杰老师的学生。

 

终日乾乾无经停

老师是一位特别“接地气”的教授。与她厚厚一摞的学术成果相对应的,是她在基础英语教育发展路上的奔波劳碌——走进中小学听课评课、牵线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对接、举办教师进修培训班学员的讲座……在英语教师教育工作上,罗老师一直在路上。许多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一听主讲专家是罗老师,总是难掩兴奋激动;每次陪同老师参加各个教师培训活动时,总会看到罗老师以前的学生拉着她的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有她任教过的研究生、本科生,也有在某次培训活动上萍水相逢的老师。可无论是谁,只要听过罗老师的课,总要赞叹一句“干货满满,每一次听都是一种享受!”

“干货”一词也很接地气,同时恰恰体现了老师的特点:她的教学从不是老生常谈,而是紧跟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甚至有时走在当前英语教育发展的前面;她每一堂课从不敷衍了事,就像最普通的中小学老师一样认真备课,根据每一批学员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一堂优质课,她自己先看了三四十遍才会作为案例在讲座上进行细致分析。金华、杭州、温州、宁波、长兴、诸暨……几乎浙江省的每个城市都有她讲课的身影。有时,大到总体统筹、邀请英语教学大咖前来讲学,小到培训教师的住宿、就餐都是老师亲自联系安排,可即使如此忙碌,她也时常会记得带上我们一起跟着听课学习。她说:“多听多看,你们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多走进一线课堂落到实践才行。”

     

治学要道谙于心


老师的魅力有多大呢?不止一个毕业生这样说:“我都是因为上了罗老师的课才坚定想要成为一名老师,是她让我知道这两个字的能量有多大。

提起罗老师的课,谁不赞一句好呢?仔细回想,我与老师的缘分可以追溯至大二。那时我还是一个向往英语教学的翻译系学生,时不时地去蹭隔壁英本系的师范技能课。英本系同学说得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罗老师”。“罗老师可太厉害了,随便一个旋律她都能现场编成一首英语歌来辅助教学!”怀着对这位“神仙老师”的好奇与向往,我去旁听了一节课。也正是那节课,让当时大二的我坚定了一个目标:我要考罗老师的研究生!

老师对教学的热忱总能感染到身边的人。她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仔细一看不少都是其它专业来蹭课的。为了抢个上课的好位置,我们总是提前半个小时甚至更早就到教室,因为晚了可能就得自备桌椅。老师常说,上她的课其实并不轻松,作业不少、任务也多,但她总是及时给出反馈,询问我们学习的进度,甚至会在课上做个小调查,询问我们最想学习的内容。用心至此,无怪乎罗老师每学期的教学评价都是全院最高。

 

教学相长促尔行

老师对学生总是和蔼温柔,但在学术上的要求却从未放松。她时常会上传优质的文献资料到微信群,在规定时间内召开组会,有时指导大家的论文会直到学院熄灯关门。从外院到丽泽的路并不长,朗月星稀记录着一路的探讨交流。而在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罗老师的要求近乎严苛。我们的每一篇学术论文在发表之前都要经过罗老师不下数十次的指正修改。“不怕学霸优秀,就怕学霸放假”,老师总说要利用好假期的时间潜心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我们的假期都奉献给了论文,老师也把她的休息时间都用来指导大家学习。有时收到我凌晨发给她的论文修改稿,老师会说一句“心疼,以后不要这么晚啦”,但她回复这句话的时候,也不过早上五点多。

老师也是师范技能竞赛和实习带队老师,每年总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和师范技能打交道。她是这个赛事的“金牌教练”,指导了一个又一个国赛、省赛的一等奖。可我却从未见过老师有过一丁点不耐烦,哪怕自己在温州带队实习,每逢竞赛训练她都会赶回学校,指导结束后又马上赶回实习地,“高铁达人”的称号也因此而来。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必太在乎最后的成绩,用心上好每一堂、问心无愧就好”。老师时常要求大家“像看电影一样去看优质课的录像”“关注教学设计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我从一个非师范生到捧回研究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迷惘时总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每一次进步也都有老师的肯定,她教会我的早已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而是如何利用剩下的时间,去写好“老师”这两个字,去领悟“教书育人”的意义。

 

如师如母欢歌吟

师门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叫Rose Family,师门之壮大,老师戏称“吃饺子的时候一桌都坐不下”。老师还有一个爱称——饺子西施。来自北方的老师时常喊上大家去家里吃饺子,于是每一届学生毕业的要求还多了一条“得会包饺子”。大四毕业后在广西支教一年,期间时常想念老师家的饺子,忍不住了就和老师倾诉思念之情。“回来了就来家里吃饺子啊”——老师这么回。

来家里吃饺子啊。

家。

老师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我无法很准确地描述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可当看着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总是惦记着一顿饺子、时不时回来看望老师顺便蹭饭时,我又觉得似乎没必要去清晰界定。我们会成为下一届的师兄师姐,老师依然会带着他们包饺子写论文,春光正好的时候一起去春游踏青,毕业季时整个师门一定会一起吃顿饭,祝一句前程似锦、常回家看看。

“你只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做就好了。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老师对学生的选择总是充满理解且尊重,她会督促我们学习,但也鼓励大家多去尝试不一样的领域。在我因为某个比赛获奖时,不常发朋友圈的老师会特地转发报道,附上一句“这是我的研究生宝贝,为她骄傲!”

“低调做人,严谨治学”,无论是在教师教育工作上的兢兢业业,还是在英语教学研究上的严谨认真,对待学生的无微不至,罗晓杰老师就像是一支傲然绽放的玫瑰,茎秆的尖刺是她对学术的执着坚持,温柔馥郁的香气却总是能留下一阵芬芳。老师的为人为学,值得我在未来从事教育行业的路上不断摸索与学习。我一定要更好,去努力匹配“罗老师的学生”这个身份

   



作者:童超男

 



返回原图
/